說綠松石是水性寶石的理由是什么?
綠松石是由銅和鋁的含水磷酸巖礦物組成的多晶集合體玉石,成礦過程是雨水降落滲入地下,流經地下火山巖體,形成弱酸性并有一定溫度的溶液,將含礦巖層中的成礦元素溶解后,形成含銅、鋁、磷等元素的溶液,流動分布在斷層擠壓破碎帶中,伴隨多種化學反應,千萬年的沉積固化,最終成礦。這其間,水作為必不可少的融合傳輸媒介,對于綠松石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,也是綠松石重要組成部分之一。
剛開采出來的綠松石表面潮濕,內部含有大量的水,平均在15%~20%。綠松石中的水以三種形式存在,即結構水、結晶水和吸附水。結晶水所占比例最大,約為10%左右,吸附水占5%左右,結構水占4%左右。不同樣品所含比例不同,如秦古綠松石樣品含有0.8%~1.0%的吸附水,含有18%~19%的結晶水和結構水。
結晶水和結構水的含量在常溫常壓下幾乎是永恒不變的,但在溫度高濕度低的環境下,吸附水也很容易流失,也就是為什么在這種環境下放置很久的綠松石會變干發白的原因,更甚者會出現開裂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商家們往往會在綠松石柜臺中放置一杯清水增加空氣濕度,隔段時間放于清水中浸泡,讓它們飽含水分。
對于玩家而言,把玩和佩戴是最好的保養。長時間的盤玩,手上的汗液和油脂逐漸地沁入綠松石內部,不僅保證了水分充足,還能增加表面的潤澤度。
如果綠松石長時間不佩戴不上手,可以將綠松石放進加水的自封袋密封放在避光陰涼的環境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