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松石盤玩包漿不是你想有就有的
盤玩綠松石的玩友盤玩出包漿的綠松石都會有極大的成就感,但是你知道嗎,綠松石盤玩包漿不是你想有就有的,想要你的綠松石包漿你需要先知道包漿的原理。
包漿的這層“漿”的來源是什么呢?這就要從了解人手掌分泌物的成份開始了。
手掌分泌物的成份:人手上的皮膚會分泌兩種物質:汗液和皮脂。
汗液是由小汗腺分泌的,對于綠松石的上色來說,汗液起主導作用。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,它是一種混合物。其中包含多種脂類物質,主要有飽和的及不飽和的游離脂肪酸,甘油三脂、蠟類、固醇類、角鯊烯及液體石蠟等。皮脂排泄到皮膚表面,一部分附著在毛發上,起潤澤毛發的作用;另外大部分皮脂和汗液混合在手掌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乳狀的皮脂膜,這種物質就是包“漿”的前身。
包漿與綠松石融合演變過程
乳狀皮脂膜因為含有脂類和蠟類物質,其本身兼具“油”和“蠟”的屬性,在接觸原礦綠松石時,會迅速滲透進玉石的毛細孔中,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一個月以上。
這段時間會感覺松石變色快、吸收感強??偸鞘指袧瓭?,行話叫“咬手”。過了這個階段,乳狀皮脂膜與松石內部受到填充物影響會進一步變化,隨著混合物的水分逐漸蒸發,乳狀皮脂膜還原為皮質混合物,其中多種脂類物質進入松石內部深層,進一步與內部維融合,而另外一部分蠟類混合物析出到松石表層堆積下來,凝固為類似結晶體的透明漿層,這就是俗稱的“包漿”了。